解除TRO禁令涉案商品仍未解冻,法院裁定由原告承担损失
来源: | 作者:世鼎知产团队 | 发布时间: 2025-03-24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年11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北部地区法院作出判决,由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未能解冻涉案产品,法院认为应由原告承担被告因TRO禁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2023年11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北部地区法院作出判决,由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未能解冻涉案产品,法院认为应由原告承担被告因TRO禁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图片来源: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345040/pexels-photo-2034504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

【基本情况】

原告BESTWAY INFLATABLES & MATERIAL CORP.,和二被告HOLON SUPPLIER 、JOWLAWN-US曾有过商标侵权纠纷。在该案当中,法院在2023年4月12日发布过一项TRO临时禁令且该禁令延长到了2023年5月10日。2023年5月5日原告发起了一项PI初步禁令的动议,被告提出了反对意见,法院要求原告对此给出简要答复,但原告未有回应。2023年5月30日原告未按照法院要求给出答复并主动撤回起诉。2023年5月22日和5月30日,原告先后通知Amazon平台TRO禁令已解除并且已经撤回起诉,请求解冻被告账户。不过,虽然已经撤诉且解冻账户,但是第三方电商平台Amazon仍然不允许被告销售涉案产品。被告从2023年6月3日起多次要求原告与平台沟通要求重新上架涉案商品,但是原告怠于履行通知义务且最终拒绝与被告合作。最终,被告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北部地区法院起诉,向原告索赔因TRO禁令错误限制造成的损失。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总结一下两个争议焦点:第一,被告是否受到TRO禁令的错误限制?第二,原告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观点】

对于上述两点,法院作出了如下认定:

第一,被告受到了TRO禁令的错误限制并且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基于美国法律Fed. R. Civ. P. 65(c).“禁止令担保金可以用于赔付任何一方当事人因为错误禁止或者限制带来的费用和损失”。由此可知,被告可以要求原告承担损害赔偿。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美国第七巡回法庭的判例,Coyne-Delany Co. v. Cap. Dev. Bd. of State of Ill., 717 F.2d 385, 391 (7th Cir. 1983),胜诉的被告有权获得禁令保证金的赔偿,除非另有理由否则由原告承担赔偿责任。由此说来,似乎只有胜诉的被告才能请求原告承担损害赔偿。但实际上,这条判例所指的“胜诉的被告”与Rule 65所指“被错误限制的当事人”没有必然联系。

通常来说,初步禁止令会持续到案件审结之日,只有最终被告胜诉才会认定被告受到错误限制。但是在作出TRO禁令和随后拒绝作出初步禁止令之时,案件尚未确定胜诉方,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人被错误限制。尽管如此,被告已经因为TRO禁令而遭受了损失,而“法院解除TRO禁令和拒绝执行初步禁止令的决定,可以视作被告已被错误限制的最终决定”。由此可知,在解除TRO禁令的情况下,被告方是否胜诉并不重要,法院作出解除TRO禁令的决定即视为TRO禁令是错误的,即被告被错误限制,除非有特殊理由否则应由原告赔付损失。

第二,原告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面对被告提出的动议时,原告提出了几点反驳意见。

原告首先提出被告涉嫌侵权,其提起诉讼为善意,因此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告也是因为涉嫌侵权而被合理限制的。但法院认为原告自愿撤回起诉,且未回应被告针对初步禁止令提出的商标权合理使用的反驳意见,所以是原告自认了被告符合第65条规则中的“被错误限制”。其次,原告认为在2023年的5月30日他们已经向Amazon平台发出过撤回起诉的通知且要求平台解冻账户,从即日起被告的损失与原告无关。但实际上,被告从2023年6月3日起多次要求原告与Amazon平台沟通,要求其解冻涉案商品。原告最初只是假意答应,但最终不予理睬,究其根本在于原告不想被告免费使用他们的商标。最后,原告认为被告的损失与Amazon平台有关,他们无权干涉平台的行为。但法院认为,虽然原告虽然已经向平台发出撤诉通知,但是在2023年6月3日收到被告请求后直到2023年9月才去要求Amazon平台解冻涉案产品。因为TRO禁令是因原告的起诉而起,既然已经撤诉,原告有义务帮助被告恢复原状。虽然原告有暗指冻结产品与本案无关,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所以法院还是认为产品冻结与TRO禁令有关。正是因为原告没有采取充分的行动才导致被告因为暂停产品销售而遭受损失,因此原告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判决结果】

判决原告向被告支付62,711美元以赔偿因Amazon平台错误冻结账号和产品造成的损失。

这个案件给中国卖家的启示,面对部分原告通过TRO及PI禁令给中国卖家极限施压时,中国卖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聘请专业律师来分析案件。如果是商标、版权的合理使用,或者根本不侵犯专利、商标、版权时,可以申请撤销禁令。即便双方达成了和解,原告也是有义务及时通知平台解冻。